新闻中心
运动外卖热销,月收入翻倍,新型体育教育模式崭露头角
 
随着暑假的来临,一种名为“体育外卖”的新型体育教育服务模式悄然走红。专业教练带着器材走进家庭或指定场所,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体育训练,这种服务迅速吸引了家长们的目光。

在二手平台上,提供此类服务的教练并不少见,既有专注于跳绳等专项训练的,也有旨在提升中考体育成绩的。教练们的资质各异,有的自称毕业于体育大学,有的则宣称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。一对一课程的价格大约在200至400元,甚至有教练月收入突破2万元。
浦东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受益家长,她为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请了上门家教,有效解决了孩子运动训练的时间成本问题。这位教练自称是上海体育大学的学生。据王女士了解,“体育外卖”虽然价格略高于普通机构的大班课,但家长们普遍认为节省的时间成本是值得的。成都一位体育教练也表示,今年暑假他的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,最多一天要上6节课,月收入超过2万元。
这种新兴的体教模式不仅解决了家长们在暑期带娃的难题,也满足了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精准需求,成为体教行业的新趋势。据企查查数据,我国现有体教培训相关企业5.23万家,今年新增注册0.17万家。
然而,这种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。一位家长陈女士就遭遇了“专业篮球教练”只会让孩子拍球、跑圈,连基本运球姿势都没纠正的情况。当她要求退费时,教练却将她拉黑。此外,安全问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。陈女士指出,教练上门时没有携带急救包,孩子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崴脚,教练只能手忙脚乱地找冰块应急。

目前,该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,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。业内人士提醒,家长在选择上门家教时,应仔细核实教练资质,查看证书、专业背景及教学经验,与教练充分沟通,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。在签订服务协议时,要仔细阅读条款,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。同时,家长不应过分依赖上门家教,应鼓励孩子培养日常运动的习惯,关注运动兴趣的培养,并警惕“短期提分”、“快速见效”等宣传。



